close

我曾近乎完全服膺於焦點,理由有:

1.這是我所接觸的第一個後現代學派,也就是說,當我接觸它時我才第一次知道:

居然有人作治療是不問病因的!我非常喜歡這種觀念,因為我很久以前就在懷疑客

觀真相/真理的存在。早在國小高年級,我在吃零食的時候就產生了一種疑問:我

手上拿的奶茶,是被註定了要以十元賣出,還是當我買它時才決定了它的價值?我

眼前的洋芋片鋁箔包,在我把手伸進去之前,裡頭真的是裝洋芋片嗎?現在想想,

國小的我居然就在想這麼怪的問題,而我居然最後沒有去唸量子物理,也是一奇。


也許我並不服膺於焦點了,但是我從此與後現代諮商結下不解之緣。




2.萬物是流動的,改變的。我一直對人類自發的行為、想法感到好奇,每當我發現

自己的心會說話的時候,我都想要靜下來去聽。這一點我也在國小高年級時質疑過,

難道我的生活不曾有人活過嗎?會不會我爸的人生早就被不知名的某位先人體驗過

一次或很多次了呢?我心中的想法是新的嗎?還是被寫在上帝的手帳上,連我這句

疑問都已被註定好了呢? (我真是個奇妙的小學生啊) 這想法太過危險,如果我真

如此相信,人類生命便就此失去價值。反過來說,當我相信我所識的瞬間永遠是全

新的,永遠都是某種偶然,那麼世界便無處不是驚喜。顯然我喜歡後者多出太多,

而且我也總是觀察到自己新的變化,當然我也就樂於去見到別人的變化。從反面來

說的話,我一向不喜歡自己去提出已被重複過多次的論述,也不喜歡在故事中看到

老梗,我甚至會下意識地排斥、反駁時下的流行用語 (大概很難聽到我說「很瞎」、

「M型社會啦」之類的話) ,可見我對於「人如何產生新意」抱有執著。那,在我

聽到「一件事不會永遠不變」時,會大力點頭叫好,也就並不令人意外了。



3.正向眼光。這種眼光,有如一泉活水注入,讓我覺得:一直以來我就是少了這個!


高中時,我對於學校學習抱有深刻的疑問,學這個要幹嘛?學那個又能幹嘛?除了

作為升學的手段,我幾乎看不到高中學業對我發揮了什麼功能,這些知識變成佔用

時間與大腦空間的廢物,不論是存入還是提取都無法讓我開心。在輔大時,我看到

知識的作用,其實可以讓思考得到有系統的訓練,進而讓我有手段去涉入身邊更大

的系統 (是的,我是社會學的) ;但是,我長得很批判,我的思考培養出了一種破

壞性:我指出當年系籃球隊的弊病;我在國北一年級時,帶頭拒絕了學會對我們班

不合理的要求,我成功了,但當年學會的人從此沒給我好臉色看過 (我不得不承認,

批判的過程有種高位的快感,有種高潔的錯覺) 。這使得我的敵人怕我,但是我並

不一定得到伙伴的讚美,因為他們開始覺得在我面前不能做錯事。

我心中有一個聲音:難道我只能當把寒光逼人的刀嗎?


在國北特教,我們被培養出一種眼光:看看你眼前的小孩哪裡長得不夠好?然後想

辦法把他變得跟別人一樣!

我心中有一個聲音:難道我學這些只為了當個除錯程式?


在媒體上,在生活中,人們不斷討論別人的缺陷、出糗與犯錯。

我心中有一個聲音:難道人們期待的是齊頭式的無趣人生?


正向眼光終於擊破了這些限制。我終於可以在批判的同時,看到人的努力與資源,

加以賦權;我可以在除錯的同時,看到他閃亮的寶石,鼓勵琢磨;我能夠在對抗敵

人的同時,思考合作的可能,降低對立,促成共識。

在病理化概念遍佈這個時代下,正向眼光這道活水,多麼難得。


而我終於不再只是把寒光逼人的刀了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ax0427 的頭像
    max0427

    閉上眼睛看我

    max04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